合譯者:穆卓芸
當代最佳浪漫愛情經典。電影與真實情感交織調和,
令人心跳加速,思緒飛揚。
令人心跳加速,思緒飛揚。
──《芝加哥論壇報》
作者:李察.林克雷特、金.克里桑、茱莉.蝶兒、伊森.霍克
原文作者:Richard Linklater、Kim Krizan Julie Delpy、Ethan Hawke
主編:曹慧
出版社:繆思
全球影迷愛戴、文青傳誦的影史最佳愛情經典,【中英對照版】二部曲劇作,電影上映18年後首度在台正式發行!
1995年,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2004年,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2013年,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今夏,看第三集前,先重溫傑西和席琳的浪漫邂逅和動人重逢!
傑西:我想繼續跟妳聊天。我是說,我不知道妳是怎麼想的,但我覺得和妳有一種……心靈相通。
席琳:對,我也是。
傑西:所以,妳看怎麼樣,對,嗯…我希望妳跟我一起在維也納下車。我們可以在城裡逛逛。
席琳:老實說,你本來就以為我今天會來嗎?
傑西:我不是開玩笑—我覺得我寫書就是為了找到妳。
席琳:我知道那不是真的,可是這樣說很貼心。
傑西:我覺得是真的,不然妳想我們重逢的機率有多高?
1995年,在從布達佩斯開往維也納的火車上,美國青年傑西邂逅了法國女生席琳。傑西剛結束一段戀情,歐遊之旅也接近尾聲,和席琳一見如故。這場巧遇讓他們更改了之後的行程:傑西邀請席琳在維也納下車與他同遊維也納。即使知道這可能是彼此唯一也是最後一次相見的機會,他們仍決定一起共度幾個小時,並約定半年後再見。
2004年,成為作家的傑西帶著以這段邂逅寫成的書來巴黎宣傳,而在發表會那天,席琳出現了。日落之後就要趕搭飛機回美國的傑西,利用待在巴黎的最後幾個鐘頭,拉著席琳漫步巴黎街頭,述說彼此這九年來的境遇,很快重拾當年初次邂逅時的親密連結,並感嘆人生的變化。
《愛在黎明破曉時》和《愛在日落巴黎時》打破傳統愛情電影公式,描述兩名陌生人因為偶然的邂逅而產生交集,進而徹底改變生命的故事。男女主角從生活瑣事、感情、抱負到人生況味和處世觀點,無所不談,讓人有如置身在他倆的真實世界,隨他們經歷這九年所經歷的人生歷練。兩部劇作浪漫動人、含蓄深刻,對白字字珠璣,機鋒處處,一問世即成經典!想要細細回味雋永對白和脫俗故事的影迷讀者,千萬不可錯過!
作者簡介
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美國導演、編劇。導過十餘部電影和動畫。代表作有:《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搖滾教室》等。1995年以《愛在黎明破曉時》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2004年以《愛在日落巴黎時》獲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
金.克里桑(Kim Krizan)美國編劇、演員。寫過許多劇本,也曾在林克雷特執導的電影中演出。目前與夫婿定居落杉磯。
茱莉.蝶兒(Julie Delpy)法裔美籍演員、導演、編劇、歌手。14歲開始演出電影,迄今已參與30餘部電影的編導演出。代表作有:《玻璃玫瑰》、《白色情迷》、《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等。2004年以《愛在日落巴黎時》獲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
伊森.霍克(Ethan Hawke)美國演員、導演、作家。14歲開始演出電影,出版過兩部小說。代表作有:《春風化雨》、《四個畢業生》、《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等。2001年以《震撼教育》獲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04年以《愛在日落巴黎時》獲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
合譯者簡介
文字手工業者,譯有《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莫兒的門》、《神秘的推拿師》、《神秘森林》、《收藏無物》、《尋找松露的人》、《愛情的謎底》、《試驗年代》、《我是大衛》和《藍眼菊兒》等書。
主編曹慧的話
這系列電影想必在大家心中都留下什麼吧…..從沒有哪部電影的觀影經驗是這麼獨特又難忘的:因為「時間」在其中施了很重要的魔法。
首先,我和男女主角的真實年齡相仿(’71, ‘70和’69),可說是一路看他們的作品長大,一起同老……
兩人都是童星出身,經過多年努力成功轉型成文質兼具的編導演全才。Ethan是影壇少數很能詮釋脆弱易感角色的男演員,常讓我想起同為X世代、也是他麻吉,早慧又早逝的River Phoenix(’70-‘93,G~ River已走了20年~);同一路數的還有James Dean、Daniel Day-Lewis和Michael Fassbender,都是我的愛。
Julie更是早早就和高達、卡霍、雪朗朵夫和奇士勞斯基等名導合作,嶄露頭角,很早就赴美發展入籍,編劇導戲寫歌出專輯,走出有別於其他法國女演員的路子。
然後,電影中主角的年齡設定(23-32-41)也幾乎是他們的實際年齡,更巧妙的是,故事時空背景的推移(9年*2),也是兩人真實歲數的增長。
而我看這系列作的年紀/年代,就是電影拍攝上映和電影中角色的年紀/年代:‘95-20 something、’04-30s和’13-40s;Before Sunrise是’97年回台過暑假參加弟弟台大畢典在活大看的(那裡曾是我的”太陽系”,滋養我的電影魂),Before Sunset和Before Midnight則是一上映就去電影院看。
所以儘管際遇不盡相同,卻有隨年紀增長、心境轉變的共鳴和情感投射:那簡單質樸的’90年代,你在歐遊火車上看書而不是玩臉書,你會與鄰座攀談個幾句,而不是埋頭刷手機──那不是個可隨意交換mail和臉書、搖搖手機互加line的年代。
你有恣意揮灑的青春去試探愛情、探索人生、追逐夢想──I miss my 90s so bad~然後,你邁入3字頭的年紀,想抓住青春尾巴恣意而為,抛下世俗羈絆,毅然辭去工作,不管生計,回歐壯遊。
現在,你人到中年,不復青春體態,多了白髮細紋,更有對現實的諸多無奈妥協,常常近的事記不住,卻老是往回憶裡鑽……
對「時間」的演繹辯證不時出現在精采的對白裡:
- BS1,傑西邀席琳下火車共遊維也納時說:
這樣想吧,十年、二十年之後,妳的婚姻已經不像當初那麼熱情了,妳開始埋怨丈夫,開始回想妳遇過但沒有交往的那些男人,心想要是和其中一人在一起,結果會不會不同。唔,我就是其中一個男人。妳可以想像這是搭著時光機回到從前,看妳錯過了什麼。妳瞧,這麼做其實對妳和妳未來的丈夫都非常有好處——讓你們明白自己並沒有錯過什麼。我就和妳先生一樣無趣、懶散,甚至更糟。
- BS1,兩人在摩天輪,俯瞰多瑙河,欣賞夕陽,傑西起意:
傑西:如果我說我們今晚結束前會接吻,應該沒錯吧?
席琳:也許吧。
傑西:也許?
席琳:可能吧。
傑西:可能。那我提議我們直接跳到我們自然而然開始接吻的那一刻——也許是幾小時後吧,在我們克服了尷尬閒聊一番之後——把它挪到這裡,因為現在這一切都很完美。這樣不只讓我們記得兩人的初吻,還能記得這麼美的夕陽、摩天輪,還有維也納……
(席琳走到傑西面前,伸手摟住他的脖子。)
席琳:為什麼每當你想要我做什麼的時候,就會開始講起時間旅行?
傑西:好吧,我想我們現在應該接吻。
- BS1,兩人即將分開的那個清晨,席琳說:
你稍早講過,夫妻過了幾年以後,會因為能夠預測對方的反應,或者對對方慣有的言行舉止覺得厭煩,而開始討厭對方。我想,對我來說恰好相反。當我對他的一切瞭若指掌──他頭髮怎麼分線,他那天會穿什麼襯衫,知道他在特定狀況下會說什麼故事,我想我就能陷入愛河。我確定到了那個時候,我就知道自己真正在談戀愛了。
- BS2,兩人爭辯9年前那晚的事:
傑西:那件事有這麼容易忘記嗎?妳不記得了?在公園?
席琳:等等。我想你可能是對的。
傑西:妳是在跟我鬧著玩吧。
席琳:對不起。不,你說的對。真怪──有時候就像我把事情藏進腦袋的抽屜裡,然後把它忘了。我想,比起時時面對,把某些事情藏起來,比較不會那麼痛苦。
傑西:所以妳覺得那晚的回憶很悲傷?
席琳:我不是特別指那一晚。我的意思是,有些事情忘記反倒比較好。
傑西:老天,我對那一晚的記憶比這些年做了什麼還深。
- BS2,兩人搭船遊巴黎塞納河,追憶過往:
傑西:唉,我們當時為什麼不交換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絡方式?
席琳:因為我們那時候年輕又愚蠢?
傑西:我們現在還是嗎?
席琳:我想,人在年輕的時候,相信未來會遇到很多跟你心靈相通的人。可是人生走到後來才領悟到,那只會發生區區幾次。
- BS2,神來之筆的結尾,爵士女伶Nina Simone的Just in Time一曲道盡兩人意在言外的繾綣依戀:
你來得正是時候
在你出現之前,我活得好低落
茫然無助,命運的骰子已經擲出
我無處可去,走投無路
你出現了,讓我找到方向
路上不再懷疑和恐懼
愛來得正是時候,你尋得我正是時候
幸運的那一天,我的寂寞夜晚從此改變。
從沒手機留下聯絡方式的第一集,到有手機出現的第二集,再到用skype維繫親情,用臉書維持友誼,也聊科技戰勝人腦和虛擬性愛話題的第三集,加上歲月在男女主角年齡外形和身心狀態走過留下的痕跡,
這「時間」長河的蝕刻流變,不可謂不大。影史上,好像沒有哪個系列作像這三部曲如chronicle般地,讓男女主角和觀者隨角色一起走了18年的人生。而人生又能有幾個18年,這系列作卻微妙地映照了你人生最菁華的三個時間跨度,電影vs人生的虛實交錯,電影反映人生,人生涵養電影,
就是這系列作的高明之處,觀影樂趣也由此而生──一種「私電影」的況味。
而「時間」的魔法也表現在導演的拍攝手法上:電影時間幾乎就是真實時間(real time),意即銀幕裡主角搬演的人生時刻,就是觀影者正在經歷的分分秒秒。
也因為這樣,你看不到什麼花俏炫技來令你分心,就連演員的妝容、場景的設定和情節的推展,都再素樸極簡不過。
那100來分鐘,就完全凝煉在處處火花句句機鋒的精采腳本上,再經由男女主角無比真實卻又充滿化學效果的對手戲完美演繹出來。
當然,Ethan和Julie將個人經歷放入角色中,親自撰寫劇本,再三排練,自然深刻的詮釋更令人信服,讓人有如置身在他倆的真實世界,隨他們經歷這些年所經歷的人生歷練……
這系列作就像你相交20年的朋友,每隔一個decade來與你相會,藉男女主角的情感交鋒、人生際遇和機敏睿智對話,透過電影和真實情感的交織調和,來點醒你也省思一番自己的人生,看看身邊的人。
現在,傑西和席琳走下銀幕,將前兩集的9年人生,再次在紙上搬演,值得你細細咀嚼回味。
編導演現身說法
《愛在黎明破曉時》有趣的地方就在它的成形過程。這個過程沒有終點,總是樂於接受新想法和新點子,和電影中描繪的情感關係一樣是一場探索,什麼都有可能。茱莉.蝶兒和伊森.霍克同意接演這部片之後,兩人飛到德州奧斯汀跟我和金聊了幾天。排演就從那天開始,直到全片殺青。每當我回想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總會想起我、茱莉和伊森在一個房間待了三週,互相切磋要求,不斷追尋真相。排演在不知不覺間成了正式拍攝,但感覺還是沒變。從頭到尾,伊森和茱莉都是深具創意的合作者,最後拍出來的片子也反映了他們對自己角色和對方角色投入的心血。我和他們的目標都是讓劇本變得真實可信,而拍攝過程也真的很有趣,充滿獨特創意。我想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因為這部片子而有所成長。金.克里桑,編劇
李察起初邀我一起寫個「男孩遇到女孩」的故事,我心裡只有一個清楚的期望,就是故事要對人與人的連結懷抱著樂觀和希望,但又不是那種「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的糖衣式陳腔濫調。憤世嫉俗很廉價,既安全又輕鬆。我們可能超越這樣的態度嗎?這一點光用想的似乎就充滿危險。我和李察撰寫《愛在黎明破曉時》期間,有過許多次不可思議的對話。我們會先拼出情節(有人會說那不叫情節,我會說那是「內心戲」),然後輪流在電腦上用文字唇槍舌戰。我們跟伊森和茱莉第一次見面,可以用親密感訓練營來形容。四個人針對男女之間的事情你來我往,吵得非常痛快,感覺就像吃了瀉藥後那般舒暢。
李察.林克雷特,導演,編劇
我們待在一個房間一起工作了兩三天,理出非常詳細的劇情走向,《愛在日落巴黎時》整部電影設定在一種「真實時間」的背景下。接下來的一年,我們開始信件往返和發傳真,我就像個溝通渠道,他們會寄給我各自寫的獨白和對白、各種場景和想法,我則加以編輯匯整和寫作。我們三個就這樣催生出劇本。
茱莉.蝶兒,飾席琳,編劇
多年後再回到席琳這角色真的很棒,因為我們在第一集探索了一些,沒能探索到的,我還想在第二集繼續發展這個角色。能夠達成這件事真的很美妙,但背後也有好多功課要做。我們的台詞都不是即興演出。每件事都是寫下來設定好的,對話中的每個動作手勢、每個呼吸停頓,我們望著彼此的每一刻,都是事前寫好、再三排練的結果。
伊森.霍克,飾傑西,編劇
再回到傑西這角色一點也不難,因為這是我們真正想做的事。我們一起努力落實它。沒有人求我們拍第二集,是因為我們自己想拍而拍,而我們三個都滿懷感激有此機會去嘗試。這麼個人化的電影已越來越少人做了。它不適用於任何一種電影製作方式,所以我很高興再回來拍它。況且與茱莉演對手戲對我再自在不過,我十分享受和她一起工作。
媒體好評─《愛在黎明破曉時》
◆《紐約時報》
《愛在黎明破曉時》的對白就像所有馬拉松對話一樣起伏跌宕,精采萬分,充滿令人卸下心防的雋永見解。導演顯然希望如此,讓年輕男女主角嘗試各種想法及態度,就像試新衣服一樣。
◆《紐約客》
傑西和席琳只有一次邂逅和一天時間,卻讓彼此活出了從前只在小說裡讀到的生命樣態與力量,而且或許再也無法重現。林克雷特成功將我們拉回青年時代,回到那段多話、愉悅又困惑的時光。那個年紀的人有勇氣(或者說自負,但也夠聰明)將生命想成一部文學作品,想像自己經歷一個又一個的短暫故事,時而喜悅、時而憂鬱地漫步其中。
◆《華盛頓郵報》
《愛在黎明破曉時》不是大製作,也沒有大企圖,但精采程度遠遠超過一般電影裡二十多歲男女主角談的那種無聊愛情。這部片子至少將年輕人當成有血有肉的真實存在。
◆《洛杉磯時報》
這部片嘗試在主流青年電影裡頭加入更多感情與神祕感,而且大獲成功。
◆《奧斯汀紀事報》
《愛在黎明破曉時》從主題到選角都是林克雷特的成熟之作。
◆《娛樂週報》
小片也能和大片一樣大膽。林克雷特以其特有的隨性態度,在這部片中大走鋼索,而且不用安全網。《愛在黎明破曉時》的對白機鋒百出,可能是美國電影當中最接近法國導演侯麥的片子。
媒體好評─《愛在日落巴黎時》
◆羅傑.艾柏特(Roger Ebert),影評
《愛在黎明破曉時》呈現了機智對話的迷人之處,令人印象深刻,但《愛在日落巴黎時》更上一層樓。也許因為男女主角年紀大了,也更睿智了,也許因為他們能失去(或得到)的東西更多,也可能因為對白是伊森.霍克和茱莉.蝶兒親自寫的,總之第二部比第一部更精采。
◆《紐約時報》
男女主角對白「有時令人抓狂」,卻又引人入勝。原因就在於編劇隨性而為,經常無視劇本創作的常規。他們難道不能說清楚自己的意思嗎?各位又能做到嗎?語言終究不只是重點和意義。語言是溝通的管道沒錯,但也是逃避、誤導、自我保護和混淆人的工具,而這正是本片的主題。《愛在日落巴黎時》深刻捕捉到了電影和小說中甚少觸及的真相。
◆《洛杉磯時報》
《愛在日落巴黎時》比前作更深邃、更真實。導演林克雷特拍出這樣的片子,讓人繼續對美國電影懷抱信心。
◆《滾石》雜誌
伊森.霍克和茱莉.蝶兒在說出口和未說出口的話語中尋求藝術、情欲和細微的含義,兩人的演技實在出色。
◆《英國觀察家報》
伊森.霍克和茱莉.蝶兒兩人都很傑出,表演很有深度,和上一部片一樣真實深邃,而不僅只是林克雷特電影中的虛構人物。他們這回和林克雷特合寫劇本,顯然將兩人過去十年的經歷放入各自詮釋並為之著迷的角色之中。
主編曹慧分享
幕後製作花絮
內容上,除了爭取中英對照,也另外洽購精美劇照全彩精印收錄書中,每部劇作皆附贈8幅劇照,搭配上符合該幕戲的經典對白,讓大家開始閱讀前,先看場紙上電影。
裝幀設計上,因著電影給人的深刻印象,希望書的包裝呈現也能保留那份電影感,讓人一看到書如見故人般熟悉,勾起回憶。很高興能邀得好友林小乙(金碟獎得主,設計作品跨足電影、廣告、書籍等領域),百忙中幫忙操刀,義氣相挺。
小乙是十足電影咖,她當年參與的《影響》雜誌,可是我年少補充電影知識的養分來源,期期購買,完整收藏一套,歷次搬家都帶著;早些年的金馬影展手冊,更是影癡看片必備必藏的選片指南。
加上我倆同齡,談起熱愛的電影,說起這系列作,甚至’90~’00年代的經歷,有著絕佳默契,不必多費唇舌,不必揣摩心意,我們決定復刻當年的時代氛圍,喚起大家的共同記憶。
爆肝相挺的小乙(左),每個環節都極為要求,力臻完美。印刷有她幫忙盯廠放心不少。這裡請師傅調整書衣主視覺的黑白劇照色感,BS1是帶點"黎明"感的藍,BS2則暈染"日落"感的黃。如果仔細看, 會發現每個設計環節都很用心地緊扣二部曲的"電影"和"黎明/日落"主題。
內封手繪場景圖,印青口金。小乙特別情商畫家好友為內封速寫兩幕場景圖,充滿手感的筆觸立刻把你帶回傑西和席琳在這兩地交談的電影畫面中。這裡賣個關子,有興趣的人快去買書來看看到底是哪兩個知名場景。
鏡銅書衣。內封搭配手繪圖,用了人文手感的紙。書衣就選用帶反差的光面紙。鏡銅印上黑白劇照主視覺,營造出進入數位時代後大家久違難見,如相紙/相片般的時代感。
英文書名&作者名燙黑。師傅一張張用鋅版壓印,又是一道非常手工的工序。壓印形成的凹感,彷彿也在為這部作品簽名背書。
裝訂成冊,待套上書衣。週末一大早就被印務大人急call去裝訂廠盯廠,看到心血結晶逐漸成形,已是老編又睡眠不足的我,竟然還能異常興奮+感動莫名~
裝袋封口。印務大人親試多次最佳裝袋鬆緊度+熱壓封口平整度。也是一道很費工的工序,還得事先量好最佳書腰貼紙黏貼距離,讓幫忙加工的人好做事,加快加工速度。
雙色膠片書套,隨機出貨。二部曲不分售,為了不讓書衣主視覺被一般紙製書盒遮住,而紙盒印圖的作法又很普通,小乙特別選用質感像電影菲林的日本奇光紙,帶透明亮感的膠片書套包覆雙書,隱隱透出男女主角深情對看經典畫面。
我們刻意選了白色和金色雙色款,取名「晨曦白」和「餘暉金」,對應電影sunrise&sunset主題。膠片書套從做假書試大小→開刀模→封口處軋斜角→摺膠片→高週波壓圓點黏合,多道省不了的工序常讓人力吃緊的加工廠做得哇哇叫。但最後成品出來的絕佳效果和品質,連日本紙廠都歎服,來台洽公時還親至書店買了好幾套帶回去。也引來許多出版和設計同業詢問。
此外,兩書的前扉也特意選了藍金感的炫光紙(BS1)的銅金感的奇幻紙(BS2),一打開先感受一下sunrise&sunset時分會有的顏色光感。種種特殊用紙和裝幀加工等繁瑣工序,都是為了要給影迷讀者電影般的視覺感受。用比製作全彩圖文書還高的規格去呈現這經典劇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